八德國中 嗆開槍生拚認同 曾撿垃圾1年
更新日期:2010/12/24 07:49 朱真楷/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朱真楷/台北報導】
八德國中揚言開槍射殺老師的學生成為全國矚目焦點。但據了解,他其實只是一位極度渴望獲得認同的孩子,他國二時,曾自願為學校撿垃圾一整年,希望看見老師、同學肯定的眼神。只是,當關心不再,向老師嗆聲、揚言開槍,反成為他爭取同儕目光的手段。
老師說,兩年前,這個孩子進入八德體育班,因為愛拉女生內衣肩帶開玩笑,被教練踢出拔河隊。回到班上後看見同學各有專長,挫折感萌生,質疑「我是不是這個班的?」沒多久就遠離教室,整天在校園「流浪」,在學校或走或坐或躺,就是不願進教室。
老師說,每次把他趕進教室沒多久,他又跑到東側門抽菸。全校唯一關心他的前學務主任為了讓他有事做,就帶著他幫學校打掃環境,每天都看見他拿著夾子繞校園撿上半天垃圾,「我們也感覺很奇怪,但…人各有志吧。」
未料,今年九月學務主任退休,這個孩子像失去重心,和問題學生越走越近。直到本月初突然衝進辦公室揚言射殺老師,「我感覺他不是要傷害老師,而是想…做給自己那夥看吧。」如今,這位全國矚目的主角人在哪?不在學校,也不在網咖,而是在工地和父親扛沙、推磚塊,經常默默奔波在工地。
老師轉述父親說法說,兒子真的沒那麼壞,只是衝動了點,才會在孩子國二時建議他:「你不念書,就去撿垃圾吧,至少是有用的人。」後來,父親帶孩子一塊打零工,「為的是看看爸爸為了賺一口飯,得流多少汗,你要念書還是要跟我一樣?我帶你來不是要你做工,是要把你叫醒。」
養了六個孩子的父親說,霸凌曝光那天,他和兒子聊到天亮,一度指責兒子。但終究不捨地說,「你也看到我每天流汗的樣子,以前我連要摸到書都好難,所以我知道要好好讀書,人生才能改變…」
那一晚,孩子主動向父親說對不起,承諾以後一定會改。只是,「大家都在排斥我,我怕回學校老師不歡迎我,但我還滿想回學校的…。」「不瞞你說,我現在都睡客廳,因為小孩出去玩要先通過我這關。」父親說,這陣子,先讓兒子留在家裡跟著他流汗,明年一月後再回學校吧。
看到上面那則新聞了嗎
針對這新聞提出我個人的看法
首先
李家同教授說得很對
教育是讓窮人脫離貧窮的方法
因為現今社會的趨勢只會讓貧窮人以及他的後代陷入萬劫不復的世代貧窮
無奈 我們的孩子不懂這些
他們在校學習時只想著要快樂 心思根本無法放在學習上
回家後家裡又負擔不起補習費用 也沒辦法教他一些技能
惡性循環的結果 他們對學習越來越沒興趣
自然長大後就只能從事勞力工作
然後他的下ㄧ代又是如此
那到底是誰讓事情演變成這個地步呢
想想看吧
錯的是那些不給孩子要求及目標的人
錯的是那些不給自己要求及目標的人
再來
我覺得這篇報導一定會被某些人拿來斷章取義 大作文章
說是若學校裡的老師如果早點認同這孩子 給予他他渴望已久的愛
那麼這孩子就不至於變成這樣
是這樣嗎
真的是這樣嗎
想想看吧
孩子能ㄧ輩子依靠老師給予認同嗎
老師及長輩能一直陪在孩子身邊照顧他 爲他擋風遮雨嗎
孩子們
你們不能ㄧ輩子抱持著這種態度過生活ㄚ
覺得需要認同 別人就必須認同你
覺得需要幫助 別人就必須幫助你
以後的出了社會
這種不被認同 不被幫助的事情比比皆是呢
泰戈爾說的很對
憑眼睛看玫瑰花的人
只能看到它的刺
對於很多事
我們大家欠缺的都是理性的思考與判斷
無奈的是
大家往往成為被操弄的對象而不自知
多讀點書 想辦法成為一個明理的人吧
這才是你們的人生的目標
- Dec 24 Fri 2010 10:24
校園霸凌的背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