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爲了教室的事在開會時爭論
開完會後 我覺得很累
我實在不懂
既然這學校的建築設計不符合需求 這世界的氣候暖化 還有這學校學生沒人約束
已經是不能更改的事實了
為什麼身為教育學生的老師
卻不懂山不轉路轉 路不轉人轉的道理呢
我在這間教室待了兩年
在這所學校裡 應該沒人比我更久
這兩年來 我和班上學生
ㄧ直不斷忍受上課時永不停止的噪音
和來回不斷走動 並且在走過去的同時還吵雜不休的人
過去我ㄧ直覺得我修養很好 不太會潑婦罵街
沒想到在這間教室兩年之後
我居然變得強悍 不顧形象了起來
但你知道罵人有多累嗎
毎次我下去對著那些上自然課學生曉以大義後
回到教室的路上
我就覺得頭在抽痛 呼吸困難 全身發軟
這樣的感覺會持續一整天
如果因為這樣而中風 我看我大概會成為全世界的笑柄
其實我也可以不必管那麼多
不過 爲了班上學生的受教權 真的不得不這樣
還有人會覺得在這間教室是一件好事嗎
如果有 我來跟他換
我想應該沒人這麼勇敢
既然如此 這間教室就不適合拿來上課
連續兩年了 我都會在校務會議中提議換教室
但學校總以 沒有其他地方可供更換
因為今年唯一的空教室要當書庫
還有 全校老師之前表決通過
同學年教學區要在一起 兩年才能輪動ㄧ次
這樣子的理由回應我
當然 在這種大條件下
能做的更動當然有限
但是怎麼沒人想過要把這些不中用的大條件去除呢
難道是又不能去除嗎
古希臘三哲之ㄧ的亞里士多德主張目的論
什麼是目的論呢
說文言ㄧ點 就是人人所得皆應等同其應得
拿來放在這件事上解釋
就是 學生及老師應該得到較好條件的教室以上課
亞里士多德還說過喔
目的並非經過ㄧ次思辯就能確定
哈佛大學的Michael J.Sandel教授也說
如果目的在第一次就能確定
那麼現在的哈佛 就會變成培養公理會牧師的機構 而不是一流大學
所以 從這裡可以得知
我們之前所決定的一些大條件 並非不能改
當我們覺得不適用時就應該改
讀過教育心理學得人都知道試誤學習
錯並不可恥ㄚ
所以 我實在不懂爲何這間教室要繼續使用
卻把擁有好條件的教室拿來當書庫的原因
也許我真的不懂
所以我永遠只能當卑微的小老師
昨天的發言雖然有獲得一些正面回應
真是感謝總務主任
但經過爭論 感覺就很傷感情
如果有人會記恨 那就更不好了
大家如果能成熟點 就事論事該有多好
- Jun 30 Thu 2011 09:14
教室的目的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